让百万充电宝陷召回事件的源头是它
栏目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07-06 01:28:13

让百万充电宝陷入召回事件的源头是电芯质量问题,具体表现为部分厂商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电芯,导致产品存在自燃、过热等安全隐患。以下是事件详细分析:

1.jpg

事件背景与核心问题

  • 事件起因:2025年6月,北京多所高校发布通知,建议师生停用某品牌20000毫安充电宝,引发社会关注。随后,安克创新、罗马仕等知名品牌宣布召回超百万个充电宝,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,禁止旅客携带不符合规定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。
  • 核心问题:充电宝召回事件的核心在于电芯质量问题。电芯是充电宝最为关键的能量储存与释放部件,其质量直接决定产品安全与性能。

电芯质量问题的具体表现

  • 劣质电芯的使用:部分厂商为降低成本,不惜使用拆解回收电芯或质量较差的电池,这些电芯往往存有较大安全隐患、瑕疵,甚至和拆机件、淘汰件相近。
  • 电芯等级划分:市面上的电芯大致可分为A、B、C三种产品等级。A品电芯品质最高,一般用在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上;B品电芯在外观、性能上有微小瑕疵;C品电芯则存有较大安全隐患、瑕疵。部分厂商为降低成本,可能使用C品电芯,导致充电宝存在安全隐患。

电芯质量问题引发的后果

  • 产品召回:由于电芯质量问题,安克创新、罗马仕等品牌不得不宣布召回超百万个充电宝,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。
  • 3C认证被暂停:多家知名品牌的3C认证被暂停,这意味着这些品牌的产品在市场上销售受到限制。
  • 民航局紧急通知:民航局发布紧急通知,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、3C标识不清晰、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,以保障航空运行安全。

电芯质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

  • 成本内卷:充电宝行业陷入“无底线价格战”的怪圈,厂商为增加产品销量、提升品牌市占率,往往借助性价比路线以“低价优惠”等概念吸引消费者。在降低售价、压缩利润空间的同时,厂商便会尝试在生产成本、产品成本上找补利润曲线,导致电芯质量下降。
  • 行业乱象:电芯的生产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,市面上的电芯厂家数量相对较少,形成了单个厂家出货量、订单量较大+出现问题波及范围较广的行业生态。这导致部分电芯厂家为追求利润最大化,不惜使用劣质原料、产线生产电芯。

事件影响与启示

  • 行业洗牌:此次事件将引发充电宝行业的新一轮洗牌,具备技术壁垒与品牌优势的企业有望在洗牌中实现价值重构。
  • 监管升级:事件暴露出行业监管面临的巨大挑战,市场体量庞大,监管部门难以对每一件产品进行检查。未来,政府监管部门将加强对充电宝行业的监管力度,提升行业标准,加强对违规产品的查处。
  • 消费者品质意识提升:事件提醒消费者切勿贪图一时便宜,一定要选择正规品牌产品,认准相关标准,促使劣质厂商退出市场。